七月流火,映照着齐鲁大地上的青春足迹。当新葡的京集团8814设计学院“美誉助兴”“艺韵乡风”两支实践团奔赴梁山县拳铺镇,一场以艺术为媒、以文化为桥的基层实践便在这片热土上生动铺展。以专业所长为纽带,在基层大地书写的“美美与共”答卷。每一笔色彩里都藏着乡土与创意的碰撞,每一帧画面中都凝着传统与当下的对话,每一堂课程里都浸着美育与成长的交响—这既是青春力量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更是用文化之笔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细腻注脚。
校地联动,锚定实践坐标
实践伊始,新葡的京集团8814设计学院与拳铺镇联合举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启动仪式。会上,双方围绕基层需求展开深入沟通,团队详细介绍了由设计学院各专业学生组成的成员结构,充分展现多元设计能力与服务基层的决心,为后续实践活动的精准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深研产业肌理,IP焕新本土品牌
深入当地特色产业一线,实地调研本土产品。结合产业特点与文化内涵,队员们与当地商户共同商议,着手为特色产品设计专属IP形象与品牌LOGO,助力提升特产辨识度与文化附加值,推动本土品牌焕发新活力。







笔墨绘就乡土韵,墙绘添彩新农村
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乡村墙绘创作。队员们以画笔为媒,勾勒乡土风情、描摹人文故事,将艺术美感融入乡村风貌改造,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更以视觉艺术传递浓郁文化气息,让乡村环境更具温度与活力。
课堂播撒艺术种,乡土滋养美育花
同步开展乡村美术宣讲活动,以当地乡土风光、人文底蕴为鲜活素材,生动讲解美术提炼生活之美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发现身边的艺术价值,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同时开设公益美术课堂,指导孩子们用画笔勾勒田舍、描绘果蔬,通过乡村主题创作传递美术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培养孩子们的艺术感知力,让美育滋养心灵、播撒艺术种子,助力乡村文化美育发展。
镜头凝萃鲁锦魂,影像延续非遗脉
聚焦非遗鲁锦文化,启动纪录片拍摄工作。队员们深入老粗布作坊,细致捕捉匠人指尖穿梭的韵律与力道拿捏的巧思,用镜头留存传统技艺的温度,让鲁锦的历史传承与手工智慧借影像传播得更远,助力非遗文化实现活态传承。

行至中途,方向愈发清晰。接下来的日子里,带着这份从实践中生长出的认知继续前行,在剩余的时光里扎得更深、做得更实,让艺术的笔触真正融入乡村的脉络,让每一份创作都成为点亮基层的星火,对“艺术赋能基层”的实践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的日子里,大家将带着这份沉淀与思考继续前行,在剩余的实践时光中深耕细作,让艺术之花在乡村沃土绽放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