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名称  | 
    金融工程学  | 
   
   
    英文名称  | 
    Financial Engineering  | 
   
   
    课程代码  | 
    B230623401  | 
    课程类别  | 
    专业课  | 
    开课学期  | 
    第4学期  | 
   
   
    总学时  | 
    48  | 
    理论学时  | 
    36  | 
    实验学时  | 
    12  | 
    学分  | 
    3  | 
   
   
    先导课程  |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  |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金融工程学》是一门为使大学生适应金融创新及风险管理的理论需要以及日益迫切的金融运行管理的实践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以较为系统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当今中国逐渐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丰富的金融机构和迅速发展的金融市场。
作为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正确地把握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细节,对金融工程理论与实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迎接未来市场和生存发展的挑战,为将来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打下基础,支撑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要求5.1、5.2和5.3。
三、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支撑强度  | 
    1.政治立场  | 
    2.相关知识  | 
    3.基本技能  | 
    4.学科交叉  | 
    5.专业研究  | 
    6.发展需求  | 
   
   
    1.1政治思想  | 
    1.2 政治素养  | 
    2.1法律知识  | 
    2.2伦理知识  | 
    2.3健康知识  | 
    3.1英语知识  | 
    3.2 写作技巧  | 
    4.1问题分析  | 
    4.2专业研究  | 
    4.3数据分析  | 
    4.4计算机原理  | 
    5.1投资分析  | 
    5.2理财能力  | 
    5.3工具应用  | 
    5.4风险衡量  | 
    6.1互联网技术  | 
    6.2国际视野  | 
    6.3创新思维  | 
   
   
    课程对毕业要求支撑强度  | 
    
  | 
    
  | 
    
  | 
    
  | 
    
  | 
    
  | 
    
  | 
    
  | 
    
  | 
    
  | 
    
  | 
    H  | 
    M  | 
    H  | 
    
  | 
    
  | 
    
  | 
    
  |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工程学的基本概念、金融衍生品的基本原理和衍生工具操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能结合实例,运用金融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和工具,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四大关键能力,重点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的实用技能上。
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理解金融工程的概念,把握金融工程理论工具和策略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应掌握新型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依据、运用原理以及理论基础,能够在实际案例当中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并熟悉各类金融眼神工具的优缺点;应该掌握金融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无套利均衡分析方论以及金融工程新型产品和工具的风险管理理论。
2.能力目标
掌握金融工具的产品开发过程的方法,各产品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主要掌握金融工程的四大类金融产品和工具,包括期货类金融产品和工具、期权类金融产品和工具、互换类金融产品和工具、远期类金融产品和工具。了解这些金融产品和工具的基本性质、特征和风险,了解它们的价格变化特征和风险状况。
3.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金融工程,能够明确如何运用金融工程来解决金融与财务风险问题,并将之与传统的风险防范方式相区别。研究金融工程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利用金融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经济金融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利用新型金融产品规避各种金融风险,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等等。
五、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课程内容  | 
    学时分配  | 
   
   
    理论  | 
    实验  | 
    小计  | 
   
   
    模块一 金融工程概述  | 
    3  | 
    --  | 
    3  | 
   
   
    模块二 金融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 
    3  | 
    --  | 
    3  | 
   
   
    模块三金融风险管理与衍生产品  | 
    3  | 
    --  | 
    3  | 
   
   
    模块四资产组合理论  | 
    3  | 
    --  | 
    3  | 
   
   
    模块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6  | 
    --  | 
    6  | 
   
   
    模块六有效市场理论  | 
    3  | 
    3  | 
    6  | 
   
   
    模块七无套利分析方法  | 
    3  | 
    --  | 
    3  | 
   
   
    模块八以货币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  | 
    3  | 
    3  | 
    6  | 
   
   
    模块九以利率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  | 
    3  | 
    3  | 
    6  | 
   
   
    模块十 以权益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工具  | 
    3  | 
    --  | 
    3  | 
   
   
    模块十一 期权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  | 
    3  | 
    3  | 
    3  | 
   
   
    合 计  | 
    36  | 
    12  | 
    48  | 
   
  
 
 
六、教学内容、要求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课程思政、劳动教育案例  | 
    对应课程目标  | 
   
   
    模块一 金融工程概述 教学内容:金融工程的概念、分析方法和金融创新;金融工程的发展、动因及趋势;金融风险管理与金融衍生工具。 重点:金融工程的工具。 难点:金融工程的功能;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金融发展的关系。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金融工程的概念、特点与基本功能,了解金融工程与金融创新、金融工程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知道金融工程产生和发展的微观因素及内在动因、宏观因素及外在动因,明确金融工程的知识结构、研究范围和内容体系,对金融工程在企业管理、风险控制、公司理财、投资决策、以及金融各行业中的具体应用留下初步印象。  | 
    国家政策 民族自信  | 
    课程目标2、3  | 
   
   
    模块二 金融工程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内容:了解金融工程的产生、与金融学的区别于联系,以及金融工程当前的发展和在我国的发展。 重点:从金融学到金融工程学的发展理论依据;金融工程发展的促进因素;金融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难点:金融工程学的理论依据。  | 
    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无套利定价理论、和期权。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这些现代金融理论能够从工程应用的视角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它们产生的背景、基本假设、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有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以利于在后续章节中加以具体运用。  | 
    国家政策 民族自信  | 
    课程目标2  | 
   
   
    模块三 金融风险管理与金融衍生产品 教学内容:了解金融工程应运而生的原因,进行风险管理区别于传统风险管理的方法。 重点:金融工程学进行风险管理的原理。 难点:金融工程进行风险管理的原理和利弊。  | 
    金融工程出现之前,企业主要有两种主要风险管理手段,资产负债表管理和保险。两种方法都是表内控制法,而金融工程对风险采用的是表外控制法。金融工程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1金融工程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衍生金融产品这种风险管理工具,2金融工程是的金融决策更加科学化,在决策的初始阶段就可以起到减少和规避风险的作用,金融工程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更低廉的成本以及更大的灵活性。  | 
    理论联系实际  | 
    课程目标2  | 
   
   
    模块四 资产组合理论 教学内容:了解传统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由狭义发展为广义的历程和理论依据,理解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思想和创新。 重点:传统的资产组合理论的优缺点;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原理;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思想和假设、结论。 难点:传统资产组合理论的缺点;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假设、结论。  | 
    传统的资产组合管理是以描述性研究和定性分析为主,人们在选择证券构建资产组合时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由马科维茨提出,广义的资产组合理论主要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理论。建立在一些列严格假设之上的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得出了创新的结论。  | 
    理论联系实际  | 
    课程目标2、3、4  | 
   
   
    模块五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教学内容:了解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概念,存在无风险资产时,金融市场的证券组合的选择,资本市场线,证券市场线,套利定价模型。 重点:存在无风险资产时,金融市场的证券组合选择;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套利定价模型的分析思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的比较。 难点: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套利定价模型的思路。  | 
    CAPM以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因而它除了接受了马科维茨的全部假设条件以外,还附加了一些假设条件,主要有:投资者具有同质预期;存在无风险资产;允许卖空。根据这些假设条件,CAPM首先对资本市场线进行了推导,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证券市场线的方程,也就是风险资产的定价方程。  | 
    理论联系实际  | 
    课程目标2、3  | 
   
   
    模块六 有效市场理论 教学内容:有效市场假设的含义,有效市场理论的四个有效前提,三种有效市场形式之间的关系,有效市场假设下如何进行投资管理。 重点:有效市场理论的四个有效前提假设;三种有效市场形式以及联系;有效市场假设下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 难点:有效市场理论的四个前提假设;有效市场假设的三种有效市场形式的划分。  | 
    有效市场的三种形式: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股价反映历史信息;在半强试有效市场中,股价反映了公开信息;在强式有效市场中,股价反映所有信息。 技术分析是通过股价的历史变化预测未来,基本面分析是通过公开信息分析股票价值的决定因素,在有效市场中,两者都不能产生额外收益。在有效市场中,投资组合管理仍是有意义的,有效市场假设的支持者支持被动投资策略,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被动投资策略是指数基金。  | 
    理论联系实际  | 
    课程目标2、3、4、5  | 
   
   
    模块七 无套利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传统资本结构理论,无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MM定理,存在公司所得税情况下的MM定理,米勒模型,状态价格定价法。 重点:无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MM定理;存在公司所得税情况下的MM定理。 难点:无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MM定理;存在公司所得税情况下的MM定理;状态价格定价法:零息债券。  | 
    对金融市场中的某项“头寸”进行估值和定价,其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将这项头寸与市场中其他金融资产的头寸组合起来,构建一个在市场均衡时不会产生无风险利润的组合头寸,并由此测算出该项头寸在市场均衡时的价值,这就是无套利分析方法。 MM定理主要分析了公司的价值和公司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股东的期望收益率和公司的财务杠杆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就无税环境和有税环境进行探讨。此方法逐渐成为金融工程领域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主要用于金融产品的定价。  | 
    理论联系实际  | 
    课程目标2、3  | 
   
   
    模块八 以货币为基础的衍生工具 教学内容:远期外汇交易、货币互换、外汇期货、外汇期权。 重点:远期汇率的定价;外汇期货与远期合约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远期汇率的定价。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远期汇率的定价、传统外汇业务的开展以及远期外汇综合协议;了解外汇期货的发展历程,以及外汇期货与远期合约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以IMM的外汇期货合约为例的外汇期货合约具体情况;掌握外汇期货在投机和套期保值中的运用。建议对以上四种货币工具作对比分析研究,使学生能清楚掌握四种工具的异同及使用环境。  | 
    国家政策  | 
    课程目标2  | 
   
   
    模块九 以利率为基础的衍生工具 教学内容: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 重点:基于无套利均衡原理的远期利率计算;国债期货交易中的转换因子;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概念与原理。 难点:基于无套利均衡原理的远期利率计算。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远期利率协议的交易原理和应用,掌握基于无套利均衡原理的远期利率计算;了解短期国债期货交易和欧洲美元期货交易的主要内容与报价原理;了解国债期货的发展历史,掌握国债期货交易中的转换因子与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概念与原理,了解国债期货套期保值策略与套利交易策略。建议对以上四种利率工具作对比分析研究,使学生能清楚掌握四种工具的异同及使用环境。  | 
    国家政策  | 
    课程目标2  | 
   
   
    模块十 以权益为基础的衍生工具 教学内容:股票期权、股指期货、股指期权。 重点:股指期货的定价原理;股指期货的主要交易策略。 难点:股指期货的定价原理;股指期货的主要交易策略。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股指期货的概念与特点及期货合约的构成要素,了解股指期货的定价原理,了解股指期货的主要交易策略:套期保值交易、投机交易与套利交易。建议对以上三种权益工具作对比分析研究,使学生能清楚掌握三种工具的异同及使用环境。  | 
    国家政策  | 
    课程目标2  | 
   
   
    模块十一 期权思想在企业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期权思想在企业融资决策中的运用,股票期权和企业管理,期权思想在公司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重点:期权思想在企业融资决策中的运用;股票期权和企业管理;期权思想在公司投资决策中的运用。 难点:股票期权和企业管理。  |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期权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掌握期权作为金融工程最重要的金融工具用于企业风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方法。对风险管理的讲解要紧贴每种工具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期权实际运用对于企业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 
    创新精神  | 
    课程目标2、3、5  | 
   
  
 
 
七、教学建议
《金融工程学》是一门理论性、实务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骨干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1.全面准确阐述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
2.精细解析各工具的构造、功能和运用的相关问题。
3.采取案例教学为主的形式,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都包含案例教学内容。
4.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务操作相结合,讲授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主要问题的理解;通过专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媒体教学、互动方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所涉及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程考核和评价
(一)课程考核
考核环节包括2部分,每部分均实行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20%,由课堂表现、实训报告组成;单元测试成绩占20%,由知识测验、期中考试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60%。总评成绩以百分计,满分100分。
 
  
   
    成绩构成  | 
    考核方式  | 
    考核/评价细则  | 
    对应课 程目标  | 
   
   
    平时考核(20%)  | 
    课堂表现  | 
    20分  | 
    根据学生日常(课堂讨论、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参与、教学资源利用、质疑答疑等指标)打分。  | 
    课程目标3  | 
   
   
    课后作业  | 
    30分  | 
    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点涉及到的练习题的掌握,根据教师自定评分。  |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 
   
   
    实训报告  | 
    50分  | 
    根据实训/实验完成质量以及表现情况,结合个人、组内、小组评分,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评分。  | 
    课程目标2  | 
   
   
    单元测试(20%)  | 
    知识测试  | 
    50分  | 
    (1)主要考核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教师根据正确率评分。  | 
    课程目标2  | 
   
   
    期中考试  | 
    50分  | 
    采用试卷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前6个模块,主要从正确率进行评分。  | 
    课程目标2  | 
   
   
    期末考试(60%)  | 
    (1)卷面成绩100分。卷面成绩按比例60%计入课程总评成绩,考试内容覆盖课程目标2、3、5。 (2)主要考核内容:金融工程的概念、金融工程理论的运用、投资市场实际的金融工具运用的操作性、期权的运用等  | 
    选择题、名词解释  | 
    课程目标2  | 
   
   
    简答题、计算题  | 
    课程目标3  | 
   
   
    论述题  | 
    课程目标5  | 
   
  
 
 
(二)课程评价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支撑环节  | 
    目标分值  | 
    学生平均得分  | 
    达成度计算示例  | 
   
   
    5.1【投资分析】掌握金融工程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投融资分析的基本能力  | 
    课程目标2、3、4、5  | 
    课后作业  | 
    B01  | 
    B1  | 
    课程目标1达成度 =(B1+E1)/(B01+E01)  | 
   
   
    期末考试  | 
    E01  | 
    E1  | 
   
   
    5.2【理财能力】掌握企业会计和公司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公司理财的基本能力  | 
    课程目标2、3、4、5  | 
    课后作业  | 
    C0  | 
    C  | 
    课程目标2达成度 =(C+E2)/(C0+E02)  | 
   
   
    期末考试  | 
    E02  | 
    E2  | 
   
   
    5.3【工具应用】掌握金融工具的运作机制及使用方法,具备金融工具的选择与应用能力  | 
    课程目标2、3、4、5  | 
    实验实训  | 
    D0  | 
    D  | 
    课程目标3达成度 =(D+B2+E3)/(D0+B02+E03)  | 
   
   
    课后作业  | 
    B02  | 
    B2  | 
   
   
    期末考试  | 
    E03  | 
    E3  | 
   
   
    课程目标达成度  | 
    B01+E01+C0+E02+D0+B02+E03  | 
    B1+E1+C+E2+D+B2+E3  | 
    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B1+E1+C+E2+D+B2+E3)/ (B01+E01+C0+E02+D0+B02+E03)  | 
   
  
 
 
九、推荐教材和参考文献
(一)推荐教材
1.《金融工程》,林清泉,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二)参考文献
1.《金融工程》,郑振龙、陈蓉,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宋逢明,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编写人:宋信菊 审定人:万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