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中文名称  | 
    国际贸易实务  | 
   
   
    英文名称  |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课程代码  | 
    B230622305  | 
    课程类别  | 
    学科专业基础课  | 
    开课学期  | 
    第4学期  | 
   
   
    总学时  | 
    48  | 
    理论学时  | 
    36  | 
    实验学时  | 
    12  | 
    学分  | 
    3  | 
   
   
    先导课程  |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基础  |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与国之间贸易活动的应用型课程。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则和具体操作,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相关法律与惯例、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与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主要的国际贸易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得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进出口报价、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掌握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与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具备在实际工作中与客户进行磋商并签订合同、完成各个业务环节工作所需要的操作技能。本课程支撑毕业要求:“3.1掌握开展国际商务基本业务的理论方法和运作程序,具备从事国际商务谈判、沟通基本能力;3.2 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及进出口合同的履行能力;4.4具有一定国际化视野,能基于互联网独立或者配合他人开展业务;5.1 具备从事跨境贸易电商的综合业务运营能力。”
三、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支撑强度  | 
   要求1  | 
   要求2  | 
   要求3  | 
   要求4  | 
   要求5  | 
  
  
   要求 1.1  | 
   要求 1.2  | 
   要求 1.3  | 
   要求 2.1  | 
   要求 2.2  | 
   要求 2.3  | 
   要求 2.4  | 
   要求 3.1  | 
   要求 3.2  | 
   要求 3.3  | 
   要求 3.4  | 
   要求 4.1  | 
   要求 4.2  | 
   要求 4.3  | 
   要求 4.4  | 
   要求 5.1  | 
   要求 5.2  | 
   要求 5.3  | 
   要求 5.4  | 
  
  
   课程对毕业要求支撑强度  | 
   
  | 
   
  | 
   
  | 
   
  | 
   
  | 
   
  | 
   
  | 
   H  | 
   H  | 
   
  | 
   
  | 
   
  | 
   
  | 
   
  | 
   M  | 
   M  | 
   
  | 
   
  | 
   
  |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出口交易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的惯例与法律,掌握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具备磋商交易、签订合同以及履行合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1.知识目标:
1.1熟悉进出口交易有关的惯例与法律。
1.2掌握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商品的价格、运输、保险、支付方式的基本知识。
1.3理解进出口合同的磋商、签订、履行和善后的有关国际惯例和法律。
2.能力目标
2.1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磋商、签订、履行和善后的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2能够组织完成一笔进出口交易。
3.素质目标
3.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情操。
3.2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工匠精神。
五、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
 
  
   
    课程内容  | 
    学时分配  | 
   
   
    理论  | 
    实验  | 
    小计  | 
   
   
    1.国际贸易术语  | 
    4  | 
    --  | 
    4  | 
   
   
    2.国际贸易商品  | 
    4  | 
    --  | 
    4  | 
   
   
    3.国际货物运输  | 
    6  | 
    --  | 
    6  | 
   
   
    4.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 
    6  | 
    --  | 
    6  | 
   
   
    5.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  | 
    2  | 
    4  | 
    6  | 
   
   
    6.国际货款的结算  | 
    6  | 
    --  | 
    6  | 
   
   
    7.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 
    2  | 
    --  | 
    2  | 
   
   
    8.交易的磋商与合同的签订  | 
    2  | 
    4  | 
    6  | 
   
   
    9.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 
    2  | 
    4  | 
    6  | 
   
   
    10.跨境电子商务简介  | 
    2  | 
    --  | 
    2  | 
   
   
    合 计  | 
    36  | 
    12  | 
    48  | 
   
  
 
 
六、教学内容、要求及与课程目标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课程思政、劳动教育案例  | 
    对应课程目标  | 
   
   
    1.国际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2020通则》最常用的六种贸易术语;《2020通则》其他贸易术语。 重点:常用的六种贸易术语FOB、CFR、CIF以及FCA、CPT、CIP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的性质,《2020通则》11种贸易术语的选用  |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贸易术语的含义、作用及相关国际贸易惯例及性质。 2.掌握《2010通则》中11种贸易术语的含义,风险、费用和责任的划分及适用的运输方式。 3.能够熟练应用最常用的6种贸易术语。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学习法。  | 
    案例1.贸易术语以及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案例2.贸易术语的选用案例,提高学生对“贸易大国造就运输大国、强国”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责任感,激发爱国情怀。  | 
    课程目标1、2、3  | 
   
   
    2.国际贸易商品 国际贸易合同中约定商品的品名、品质条款的意义、内容;约定品名、品质条款的注意事项和意义;品质的规定方法;约定数量条款的意义;数量的规定方法;数量条款的内容;约定数量条款的注意事项;约定包装条款的意义;包装的种类;包装标志;包装条款的内容;约定包装条款的注意事项。 重点:约定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的意义,合同中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难点:品质机动幅度,运输包装标志,数量溢短装条款。  |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约定品名条款、品质条款、数量条款和包装条款的重要性。 2.掌握合同中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3.能够正确订立合同中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导向法、案例学习法。  | 
    案例1.分析我国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关于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及包装的争议案件,培养学生树立“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历史责任感。 案例2.引导学生认识“重合同、守信用”的重要性。  | 
    课程目标1、2、3  | 
   
   
    3.国际货物运输 国际货物运输方式;合同中的装运条款;主要运输单据;运费核算。 重点:合同中的装运条款;海运提单;海运费的核算。。 难点:合同中的装运条款;运输单据;运费的核算。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尤其是海洋运输的相关知识。 2.理解合同装运条款的内容,特别是分批装运和装卸港口条款,能够正确订立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3.在理解运输单据的种类和作用的同时,重点掌握海运提单的性质和内容。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学习法。  | 
    案例1.有关海洋货物运输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激发学生参与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积极性。 2.中欧班列等知识点结合的案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识。  | 
    课程目标1、2、3  | 
   
   
    4.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保险的基本原则;海运货物保险承保的范围;海运货物保险条款;其他运输方式下的货运保险;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实务。 重点:海运货物保险条款;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实务。 难点:海运货物保险承保的范围;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保险的基本原则。 2.理解货物运输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损失和费用。 3.熟悉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以及我国陆运、空运与邮包货物运输保险。 4.掌握保险费的计算,能够正确订立买卖合同中的保险条款。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导向法、案例学习法。  | 
    案例1.保险的基本原则相关案例,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案例2:共同海损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铸就崇德向善、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形成更加和谐的文明风尚。  | 
    课程目标1、2、3  | 
   
   
    5.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 商品的作价原则、作价方法与币种的选择;常用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与换算;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出口商品的价格核算;进口商品的价格核算;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重点:常用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与换算;出口商品的价格核算;进口商品的价格核算;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难点:常用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与换算;出口商品的价格核算;进口商品的价格核算。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国际贸易商品作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理解常用贸易术语的价格构成与换算。 3.能够进行进出口成本核算 4.掌握进出口商品报价的核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对外报价以及订立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学习法、课内实训法。  | 
    案例1.在价格核算的案例中,培养学生根据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适当考虑国别和地区政策,结合购销意图,确定合理的价格,以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案例2.在合理制定价格条款的案例中,培养学生遵循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国际业务中树立互利合作,公平交易的意识。  | 
    课程目标1、2、3  | 
   
   
    6.国际货款的结算 支付工具;基于商业信用的支付方式;基于银行信用的支付方式;各种支付方式的选择;合同中的支付条款 重点:汇票的含义及使用;汇付的特点及操作流程;托收的特点及操作流程;信用证的特点、操作流程及主要内容;支付方式的正确选择;合同中的支付条款。 难点:汇票的使用;托收的操作流程;信用证的操作流程及主要内容;支付方式的正确选择。  | 
    一、教学目标 1.熟悉汇票、本票、支票的含义、种类及其使用程序。 2.理解汇付和托收的含义、特点及操作流程。 3.理解信用证的含义、特点、种类及操作流程,熟悉信用证条款的主要内容。 4.掌握不同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支付方式,并能够正确订立合同中的支付条款。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导向法、案例学习法。  | 
    案例1.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种支付方式的案例分析与比较,培养学生在国际交易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规则意识。 案例2.国际结算中人民币使用率的上升的案例,说明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增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 
    课程目标1、2、3  | 
   
   
    7. 争议的预防与处理 商品检验;争议与索赔;不可抗力;仲裁。 重点:国际贸易中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商检证书的作用,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仲裁协议的作用;合同中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难点: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仲裁协议的作用。  |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商检和索赔工作的重要性。 2.了解不可抗力的构成因素和具体规定。 3.熟悉对外贸易仲裁的特点。 4.能够正确订立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学习法。  | 
    案例1.国际贸易实务中有关争议预防及处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梳理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  | 
    课程目标1、2  | 
   
   
    8.交易的磋商与合同的签订 交易磋商的形式,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及法律意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特点及形式,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效成立的必要条件。 重点: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及法律意义,合同有效成立的必要条件。 难点: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及法律意义,合同有效成立的必要条件。  | 
    一、教学目标 1.熟悉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及法律意义。 2.了解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特点,掌握合同有效成立的必要条件。 3.在理解有关法律规则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签订合同的技巧和水平。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学习法、课内实训法。  | 
    案例1.交易磋商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 案例2.拟定合同条款的案例,培养学生“重合同,守信用“的意识,自觉维护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 
    课程目标1、2、3  | 
   
   
    9.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出口合同的履行,进口合同的履行。 重点:出口合同履行的一般程序,进口合同履行的一般程序,进出口单据的缮制及审核。 难点:催证、审证、改证的基本原则,出口单据的缮制,进口单据的审核。  |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进出口合同履行的一般程序。 2.熟悉催证、审证、改证的基本内容和审单付款的基本原则。 3.掌握主要进出口单据的缮制及审核。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学习法、课内实训法。  | 
    案例1.进出口合同履行的有关案例,进一步强化“重合同,守信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以及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等人际交往能力 案例2.进出口单据缮制和审核的案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匠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 
    课程目标1、2、3  | 
   
   
    10.跨境电子商务简介 跨境电子商务的特征,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特征,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模式,跨境电子商务支付。 重点:跨境电子商务的特征,法律法规,贸易模式和支付方式。 难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业务的管理缺陷。  | 
    一、教学目标 1.熟悉跨境电子商务的特征。 2.熟悉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3.了解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 4.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的贸易模式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 
    案例1:跨境电子商务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国际交易中“公平交易,合作共赢”的意识  | 
    课程目标1、3  | 
   
  
 
 
七、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较多,实操性较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为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建议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学习、课堂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各章的知识要点,介绍国际贸易实务中涉及的主要规则和惯例,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主要内容、一般方法及操作技能。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力求使学生领会和吸收知识中的精髓,培育学生完成国际贸易商品交易的实践能力。通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有创意的个人观点。自学的内容主要是相关学科的知识需要运用于本课程中的有关部分,可通过提示的方式安排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和阅读教材中易于理解的内容。
教学模式:建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线上学习的内容建议以基础知识为主,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完成,通过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讨论、学习笔记、在线答疑等方式,保证在线学习的效果。
教学资源:建议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案例、行业动态等资料。
八、课程考核和评价
(一)课程考核
考核环节包括平时考核成绩、课内实训成绩、单元测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4部分,每部分均实行百分制。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10%,课内实训成绩占20%,单元测试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50%。总评成绩以百分计,满分100分。
 
  
   
    成绩构成  | 
    考核方式  | 
    考核/评价细则  | 
    对应课程 目标  | 
   
   
    平时考核(10%)  | 
    课堂表现  | 
    100分  | 
    根据学生日常(课堂讨论、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参与、教学资源利用、质疑答疑等具体指标)打分。  | 
    课程目标1、3  | 
   
   
    课内实训(20%)  | 
    课内实训  | 
    100分  | 
    考核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技能的掌握以及团队合作等,结合个人、组内、小组的实训完成情况、实训表现、实训报告撰写情况综合评分。  | 
    课程目标2、3  | 
   
   
    单元测试(20%)  | 
    在线完成  | 
    100分  | 
    主要考核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  | 
    课程目标1、2  | 
   
   
    期末考试(50%)  | 
    (1)卷面成绩100分。卷面成绩按比例60%计入课程总评成绩,考试内容覆盖课程目标1、2。 (2)主要考核内容: 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国际贸易合同条款的磋商和签订、国际贸易合同该条款的履行、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等方面的知识。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法。  | 
    选择题(30分)、简答题(20分)、计算题(20分)、案例分析题(30分)  | 
    课程目标1、2  | 
   
  
 
 
(二)课程评价
 
  
   
    毕业要求 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支撑环节  | 
    目标分值  | 
    学生平均得分  | 
    达成度计算示例  | 
   
   
    3.1掌握开展国际商务基本业务的理论方法和运作程序,具备从事国际商务谈判、沟通基本能力。  |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 1.1熟悉进出口交易有关的惯例与法律。 1.2掌握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商品的价格、运输、保险、支付方式的基本知识。 1.3理解进出口合同的磋商、签订、履行和善后的有关国际惯例和法律。  | 
    课堂表现  | 
    A01  | 
    A1  | 
    课程目标1达成度 =(A1+C1+D1)/(A01+C01+D01)  | 
   
   
    单元测试  | 
    C01  | 
    C1  | 
   
   
    期末考试  | 
    D01  | 
    D1  | 
   
   
    3.2 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及进出口合同的履行能力。 5.1 具备从事跨境贸易电商的综合业务运营能力。  |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 2.1掌握进出口合同的磋商、签订、履行和善后的各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2能够组织完成一笔进出口交易。  | 
    课内实训  | 
    B01  | 
    B1  | 
    课程目标2达成度 =(B1+C2+D2)/(B01+C02+D02)  | 
   
   
    单元测试  | 
    C02  | 
    C2  | 
   
   
    期末考试  | 
    D02  | 
    D2  | 
   
   
    4.4能基于互联网独立或者配合他人开展业务  |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 3.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情操。 3.2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初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工匠精神。  | 
    课堂表现  | 
    A03  | 
    A3  | 
    课程目标3达成度 =(A3+B3)/(A03+B03)  | 
   
   
    课内实训  | 
    B03  | 
    B3  | 
   
   
    课程目标达成度  | 
    A01+A03+B02+B03+C01+C02+D01+D02  | 
    A1+C1+D1+B2+C2+D2+A3+B3  | 
    课程总目标达成度 =(A1+C1+D1+B2+C2+D2+A3+B3)/ (A01+A03+B02+B03+C01+C02+D01+D02)  | 
   
  
 
 
九、推荐教材和参考文献
(一)推荐教材
1.冷柏军.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二)参考文献
1.易露露.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2.赵慧娥.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3.姚新超.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23.
编写人:刘爱娥 审定人:张伟